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一 卷 別:石窟
頁 碼:8/4_1154
莫高窟第231窟
莫高窟第231窟
中唐(756~846)
甘肅敦煌
 
莫高窟第231窟觀無量壽經變相之西方三聖
莫高窟第231窟觀無量壽經變相之西方三聖
壁畫
 
莫高窟第231窟觀無量壽經變相
莫高窟第231窟觀無量壽經變相
壁畫
 

莫高窟第231窟
mo gao ku di 231 ku

又稱陰嘉政窟。位於南區中部。為前後室結構,中有甬道相連。後室為主室,覆斗形頂,西壁開一龕。主室窟頂藻井畫獅子卷瓣蓮花井心,周飾廻紋、卷草、垂鈴等紋飾,外飾飛天一周,四披畫千佛,千佛中央皆畫一佛二弟子二菩薩。
 西壁盝形頂龕內現存一佛二弟子塑像,經清(1644~1911)重修或重塑。龕頂中央繪棋格團花,四披繪瑞相圖約四十幅。瑞像圖是吐蕃時期(7~9世紀)出現的新題材,該龕瑞像圖大致可分為外國瑞像、西域瑞像和河西瑞像三類,其側皆有榜題。外國瑞像榜題有「中天竺波羅奈國鹿野苑瑞像」、「天竺國白銀彌勒瑞像」、「中天竺摩伽陀放光佛瑞像」、「阿育王建塔瑞像」、「尼婆羅瑞像」及「犍陀羅分身瑞像」等;西域瑞像榜題有「于闐媲摩城中雕檀瑞像」、「于闐海眼寺釋迦聖容」、「于闐坎城瑞像」及「于闐國舍利弗毗沙門天決海」等;河西瑞像榜題有「張掖郡佛影像」、「酒泉群釋迦牟尼瑞像」及「番和縣聖容像」等。龕內西、南、北壁垂幔下屏風圖內繪善事太子入海、薩埵那太子捨身飼虎等本生故事。南、北壁東下角畫比丘供養像,其中南壁者為甘州比丘悟因及其侍者。西壁龕外南、北側分別畫普賢變、文殊變。西壁下部存宋(960~1279)畫男女供養人。
 主室南壁西起依次畫觀無量壽經變、法華經變、天請問經變,每鋪經變下方對應有豎幅屏風圖四幅,分別表現未生怨、十六觀、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及梵天諸問等內容。主室北壁西起依次畫藥師、華嚴、彌勒經變,每鋪經變下方亦對應有四扇豎幅屏風圖,分別表現九橫死、十二大願、華嚴諸品及彌勒下生經變之嫁娶、收穫、回城、下生等內容。東壁窟門上方畫陰嘉政父母供養像,兩人中間立一寶幢形供養人題名牌,南側題曰:「亡●(女+考)7君唐丹州長松府左果毅都尉改」,北側題曰:「亡慈妣唐敦煌錄事孫索氏同心供養」。窟門南側畫報恩經變,下有屏風圖四幅,一扇畫天王,三扇畫惡友品;窟門北側畫維摩詰經變,下有屏風圖四幅,一扇畫天王,三扇畫方便品。
  前室甬道經宋補繪。前室窟頂宋畫千手千眼觀音、不空●(上四+下絹)Q索觀音及如意輪觀音。西壁窟門上方宋畫補陀洛迦山觀音二鋪,中間有重修願文榜題,窟門兩側存宋畫經變,底層露出中唐(756~846)畫天王像。南、北壁亦均存宋畫,底層露出中唐畫天王部分。
 依據主室東壁窟門上方供養人題記及該窟畫面內容與《大蕃故敦煌郡莫高窟陰處士公修功德記》對比,可知該窟為陰嘉政於唐開成四年(839)建造。該窟主室壁畫保存完好,如瑞像圖、屏風畫組合等都是中唐新出現的題材及表現形式,是典型的中唐紀年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