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足寶頂山石窟大佛灣第15龕父母恩重經變相(局部) |
|
|
大足寶頂山石窟大佛灣第15龕父母恩重經變相 南宋(1127~1279) 石 重慶大足 |
|
|
大足寶頂山石窟大佛灣第15龕父母恩重經變相
da zu bao ding shan shi ku da fo wan di 15 kan fu mu en zhong jing bian xiang
位於北崖。龕寬14.5公尺,高6.9公尺。龕口向南,造像分為上中下三層。上層列鑿七佛半身像,中層為父母恩重經變相,下層西壁刻阿鼻地獄圖。 上層七佛皆螺髻,身著袈裟,有圓形頭光,相貌相似,手印各不相同。從東至西依次為毗婆尸佛、尸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和釋迦牟尼佛。據《七佛經》,前三佛為過去莊嚴劫中最後三佛,後四佛為現在賢劫中最初四佛。 中層父母恩重經變相共分十一組人物圖像,採連環畫的形式表現。正中一組投佛祈求嗣息,為序品;圖中刻一夫婦手持長柄香爐,虔誠向佛求子。其東西兩側圖文並舉序刻父母撫育兒子劬勞的十恩圖。東側序列第一懷胎守護恩、第三生子忘憂恩、第五推乾就濕恩、第七洗濯不淨恩、第九遠行憶念恩。西側序列第二臨產受苦恩、第四嚥苦吐甘恩、第六乳哺養育恩、第八為造惡業恩、第十究竟憐憫恩。 下層阿鼻地獄位於為造惡業恩、究竟憐憫恩兩圖下。此外,本龕崖壁上另有七方題記,多係佛經內容。父母恩重經變相再現了世間父母撫育子女成長的生動過程,造像逼真,情景感人,是宋代(960~1279)世俗家庭生活的真實寫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