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五 卷 別:工藝
頁 碼:18/1_121
石雕舍利棺
石雕舍利棺
宋代(960~1279)
青硯石
蓋長89公分
江蘇省連雲港市海清寺阿育王塔出土
江蘇 連雲港市博物館藏
 
銀棺
銀棺

長20.5公分
 
銀鎏金棺
銀鎏金棺

長10.3公分
 

石雕舍利棺
shi she li guan

一九七五年江蘇省連雲港市海清寺阿育王塔出土。據塔心柱上銘文「天聖四年」,得知石舍利棺為北宋天聖四年(1026)建塔時,瘞藏於塔心柱第一層階梯之磚室內。海清寺出土的佛教文物共計二十七件,以高浮雕及錘鍱等技法,將佛教藝術與傳統手工藝結合為一體,其中以石雕舍利棺最具代表性。出土時,內藏銀棺、銀鎏金棺及銀方匣。
 舍利棺由整塊青硯石雕成,上有棺蓋,下為須彌座。蓋長89公分,寬40公分,高60公分。出土時置於磚室正中,蓋已折為三節,用石鉚釘連接,可見其舊斷痕及修補的束腰槽三處。蓋呈盝頂式,四坡浮雕四方位神像,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棺前擋陰刻淺線門扉,門上有鎖,門扉設乳釘,另刻窗櫺。左右兩幫畫面相同,前半部是諸天人奏樂,前導者擎傘,一行多人或擊鈸,或執幡,或吹法螺,題材為迎佛入涅槃圖。後半部是帝釋、梵天及佛弟子舉哀像,形態各異,畫面為涅槃經變相。須彌座呈長方形束腰,座緣浮雕四力士肩扛舍利棺,手托棺底。立面上部飾纏枝花草如意紋,束腰處及下部飾雲氣紋。整件舍利棺具有唐代(618~907)風格,造型莊嚴優美,雕刻線條流暢生動。
 棺槽內前淺後深,深槽內置一長方形鐵匣,匣前方為一銀棺。銀棺出土時以銀絲捆縛,棺長20.5公分,寬8.8公分,高10.5公分,呈長方體,前寬後窄,內放鎏金銀棺。棺蓋面錘鍱佛涅槃像,四周繞以蓮花,四坡飾八個金剛叉。棺頭上為二天王像,一執劍,一執斧。棺身兩幫為佛十大弟子舉哀及梵天守護聖靈像。棺座為須彌座,座立面鏤雕雲氣紋。棺後刻有「海州西市界弟子謝□□與謝咏母親吳氏三娘妹謝一娘男婆姐次男社會新娘張氏八娘新婦李氏二娘來福紅蓮馮一娘闔家等特發心之願心早遂及須□障下生一會結來生之果天聖四年三月二十日」等八十四字款。
 銀鎏金棺置於銀棺內。棺長10.3公分,寬5.7公分,高7.5公分,蓋呈盝頂式,正中為佛涅槃像,四坡飾纏枝如意紋,蓋緣無飾紋。前擋及左右兩幫均錘鍱一佛像。棺後擋刻有銘文五行,共三十三字,上書「施主弟子沈忠恕/與家眷孟氏二娘/於天聖四年丙寅/歲四月八日安/葬舍利功德記」。底緣圈飾葉片紋。棺底錘鍱一蓮花。
 銀方匣置於銀棺尾部。內安奉兩枚佛陀真身舍利。蓋作盝頂式,匣下為四足座。匣正面安鎖,左右兩側設鉸鏈,後方為雙鉸鏈。依其蓋面銘文判斷為大宋國(960~1279)海州(今連雲港市海州區)西市界進士傅縣,於天聖四年四月八日發心供奉的真身舍利。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