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八相成道圖 十一至十二世紀 石 高13公分 緬甸曼德勒 蒲甘考古博物館藏 |
|
|
八相成道圖
ba xiang cheng dao tu
此緬甸龕形浮雕作品,在中央主尊釋迦牟尼佛的左右及上方,刻劃佛傳故事,表現佛陀一生事蹟。主尊結跏趺坐於仰覆蓮座上,頭部微向前傾。臉龐略呈心形,額頭高廣,肉髻尖聳螺髮整齊。雙目低垂,眉間有大白毫。身著薄衣袈裟,偏袒右肩,一大片卷曲的菩提葉自然垂落於左肩。右手下垂觸至蓮座,施降魔印。 主尊兩旁為脇侍菩薩,身姿稍作三屈式,皆右掌當胸,施無畏印;頭部連接菩提樹,形成一道拱龕,取代常見的背屏,此為蒲甘王朝(Bagan,約849〜1287)特有樣式。蓮座下為左右對稱的兩位地神,見證佛陀戰勝魔王波旬的時刻。中央佛像右側自下而上為誕生、初轉法輪、調伏醉象;左側依序則為獮猴獻蜜、舍衛城神變、自忉利天返人間;最上為涅槃圖。 誕生,描述摩耶夫人右臂攀著無憂樹,左臂由胞妹摩訶波闍波提攙扶,悉達多太子立於右側。初轉法輪,佛陀手結轉法輪印,其弟子聚集於兩側,台座下有法輪及雙鹿。調伏醉象,其中佛像略有缺損,可見佛陀右臂前伸,應施無畏印,醉象立於蓮台一角,比例細小。獮猴獻蜜中,佛陀倚坐持鉢,獼猴立於一側。舍衛城神變,佛趺坐,結轉法輪印。自忉利天返人間,佛採立姿,左右為梵天及帝釋天,傘蓋斜伸至佛陀頭頂。涅槃,表現佛陀右脇而臥,神情安詳,左右為娑羅雙樹,上下圍繞著悲傷的弟子,上有佛塔。 七個佛傳片段圍繞中央佛像,使信眾在禮拜佛陀的同時,亦可進行視覺上的佛蹟巡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