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彌陀佛三尊像 朝鮮時期(1392~1910) 金銅 阿彌陀佛高12.9公分 傳朝鮮江原道金剛郡內剛里金剛山發現 朝鮮平壤 朝鮮中央歷史博物館藏 |
|
|
阿彌陀佛三尊像
a mi tuo fo san zun xiang
傳朝鮮江原道金剛郡內剛里金剛山發現。江原道金剛山被視為《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四十五〈諸菩薩住處品〉中所述諸菩薩常住說法處,諸多僧侶入山修行,並於海東佛教聖地建立寺院。 阿彌陀佛著袈裟,右手舉於胸前,左手置於腹前,結跏趺坐於蓮座上;蓮座兩側生出兩莖小蓮花,二脇侍分立其上。此造型常見於中國北魏(386~534)的石造像或隋代(581~618)的金銅佛。佛左側為觀音菩薩,右手上舉,左手垂下,頭戴寶冠,臉部圓潤,戴耳璫,造型與一般觀音造像較為不同;右側為地藏菩薩,手持錫杖。此三尊像保存完好,為朝鮮時期(1392~1910)佛像的重要作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