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 卷 別:人物
頁 碼:19/1_183
紫砂梨皮僧帽大壺
紫砂梨皮僧帽大壺
明代(1368~1644)
時大彬
紫砂
高14公分
臺灣高雄 佛光山寺藏
 

時大彬
shi da bin

號少山。生卒年不詳。明代(1368~1644)製陶家。江蘇宜興人。崇禎年間(1628~1644)製壺家,精製紫砂陶具,善於配製各式泥料及成型技法,造型設計、刻銘均有所成,有「砂粗質古肌理勻」之美譽,亦稱時壺。
 據《陽羨茗壺系》所載:「或淘土,或雜碙沙土,諸款具足,諸土色亦具足。不務妍媚,而樸雅堅粟,妙不可思。」初師供春,喜作大壺,後遊婁東,見有品茶、施茶之論,而製小壺。所作茗壺形式多樣,有四方、梅花、菱花、八角、六方、僧帽、龍蛋等各式造型,為紫砂陶史做出重大改革,對後世製壺也有深遠的影響。
 所製壺具初請書家落款,後自用竹刀刻字成書。亦塑觀音像。傳世作品有宜興窯紫砂壺,一九八七年福建省漳浦縣明代古墓出土,壺底陰刻「時大彬製」四字,為其目前出土年代最早期之作,現藏福建漳浦縣博物館。另有紫砂梨皮僧帽大壺,藏臺灣高雄佛光山寺。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