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傳圖 二世紀 石灰岩 高228公分 印度安得拉邦阿瑪拉瓦提遺址出土 印度安得拉邦 阿瑪拉瓦提考古博物館藏 |
|
|
阿瑪拉瓦提佛傳圖
a ma la wa ti fo zhuan tu
印度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阿瑪拉瓦提遺址(Amaravati)出土,屬於薩塔瓦哈納王朝(Satavahana,約200 BCE~250)盛期的作品。 縱長的石板分為三個區間,由下至上分別刻劃菩提樹、法輪和窣堵波,雕刻得相當細膩精緻,以象徵性手法表現了佛傳故事中的成道、初轉法輪和涅槃。在印度,大多佛傳故事浮雕中,包含太子降誕在內的佛傳四相圖較為普遍,但在南印度,卻可見省略誕生場面,或以踰城出家代替誕生的作品。 三幅畫面各以菩提樹、法輪及窣堵波為中心,供養者和飛天對稱安排於兩側,身姿動態富變化,菩提樹和法輪之下安置空寶座,象徵佛身像。以高浮雕刻劃,完美地表現出三度空間的縱深感。 此作品應屬阿瑪拉瓦提過渡時期的風格,人物造型變得活潑,線條柔軟,裝飾圖樣也漸趨華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