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鐘 |
|
 |
磬 |
|
 |
鈸 |
|
 |
雲板 |
|
 |
鐸 |
|
 |
銅舍利塔 |
|
 |
銀槨金棺舍利具 |
|
 |
銀鎏金舍利瓶 |
|
 |
經櫃 |
|
 |
經匣 |
|
 |
經塔 |
|
|
佛教法器舉要三及四
(三)報時器 1. 鐘 中國古代金屬撞擊器的一種。有報時或召集人群、發布消息等功用。宮廷所用的鐘多刻有銘文,以祈求保佑。寺院中早晚皆敲擊鐘鼓,用以警惕與自勵。 2. 磬 中國古代樂器,材質以玉石所製,作板樣中曲,兩頭垂下呈「ㄟ」字形,屬禮器之一。今寺院中以銅製鉢盂形物,置於佛桌右側,於法會、課誦時由維那師以棓(木製之棒)擊鳴之法器。 3. 鈸 又稱銅鈸,敲擊樂器之一種。為佛教法會儀式中使用的法器。 4. 雲板 為佛教禪門中報粥飯時刻,用以擊打之器具。 5. 鐸 又稱寶鐸、風鐸、檐鐸。金屬製,呈鐘形。為鈴之一種,垂掛於寺廟堂塔之相輪及檐端等處之大鈴。風吹動時,鐸舌碰擊鐸身而發出聲音。 (四)容置器 1. 各式舍利具 安奉舍利所使用的容器。材質多以金屬、石、陶、木材等製造,形式多元化,例如舍利塔、瓶、壺、棺、罐及骨壺等。 2. 經櫃 佛教僧侶日常生活用以貯藏經書、道具、眾僧衣服之器。其在僧堂者稱為函櫃;在眾寮者稱為經櫃。眾寮是看經之所,故作經櫃。 3. 經塔及經匣 奉納經卷之容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