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三 卷 別:雕塑
頁 碼:12/3_1136
資壽寺羅漢像
資壽寺羅漢像
明代(1368~1644)

高110~127公分
山西靈石
 
資壽寺羅漢像
資壽寺羅漢像
高110~127公分
 
資壽寺羅漢像
資壽寺羅漢像
高110~127公分
 
資壽寺羅漢像
資壽寺羅漢像
高110~127公分
 
資壽寺羅漢像
資壽寺羅漢像
高110~127公分
 
資壽寺羅漢像
資壽寺羅漢像
高110~127公分
 

資壽寺十六羅漢像
zi shou si shi liu luo han xiang

位於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資壽寺羅漢殿。十六羅漢造於明代(1368~1644),一九九三年頭像全數被盜失蹤,一九九九年由臺灣震旦文教基金會購得並無償贈回。據唐(618~907)玄奘譯《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所載:「佛薄伽梵般涅槃時,以無上法付囑十六大阿羅漢并眷屬等,令其護持使不滅沒,及敕其身與諸施主作真福田,令彼施者得大果報。」
 羅漢形象因無經典儀軌依據,一般取材現實僧團生活的寫照,或展現羅漢住世護法、隨機化現的特質,故隨意自在,姿態不拘。此十六羅漢均取坐姿,高110~127公分,或老或少,或漢相或梵相;身或著袒右袈裟,或著袍服、外披袈裟,衣紋流暢自然。個個相貌、神態逼真傳神,性格特徵鮮明,有面相豐圓,眉目清秀,凝眸沉思;有皺紋密布,胸骨嶙峋,卻精神矍鑠;有濃眉,絡腮鬍鬚,雙目炯炯有神。羅漢旁或有童子相隨,一老一少,相映成趣。
 匠師以高度的寫實風格,將內心世界透過外部形態傳神表現,塑造了極富生命力的羅漢形象。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