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藝技法─其他技法及玻璃工藝
(六)玻璃工藝 又稱流璃、頗黎、琉璃、陸離。梵語音譯青色寶、遠山寶、不遠山寶,為佛教七寶之一。其色彩流雲霓彩,晶瑩剔透,光彩奪目。據《顏山雜記‧琉璃》中所記載的五色之玉,是指以玻璃仿造的人工合成玉,宋代時期稱為樂玉,元人稱為罐子玉,明清時期則謂為琉璃,清宮廷改稱為玻璃。 中國的玻璃器最早見於西周(約11世紀~771 BCE)至戰國時期,戰國時已可見外來樣式的玻璃製品,魏晉南北朝(220~581)時大量精品自羅馬、波斯等地輸入,元代則設有「罐玉局」,專門燒造仿玉玻璃器。 (七)其他工藝 1. 麵塑 起源於中國河北、山東二省,發展歷史可以上溯至漢代,為中國歷史悠久的捏麵藝術,南方又稱米雕或江米人,江米就是糯米,故臺灣俗稱為「糯米人」。北方則以麵粉為材質。 2. 編織 指以竹、木及金屬編織成型之工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