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坐像 三世紀上半葉 砂岩 高60公分 印度北方邦舍衛城出土 印度北方邦 勒克瑙邦立博物館藏 |
|
|
佛坐像
fo zuo xiang
印度北方邦舍衛城(Sravasti, Uttar Pradesh)出土,但一般認為是在秣菟羅(Mathura)雕刻完成後而移至此地。與二世紀的秣菟羅佛像比較,本像在造型風格上已有顯著的變化。從整體結構上看,佛像頭部明顯較大,肉髻變為圓形,螺髮扁平。眉毛彎曲幅度較大,面相長圓。腰部縮短,結跏趺坐的雙腿顯得小而平板,下半身刻劃明顯較簡略,軀體整體刻劃變得硬直。 佛頭光雖破損嚴重,但仍可見圓心刻有盛開的蓮花紋樣。厚重的通肩袈裟將身體覆蓋起來,左側衣紋為平行線條,右側呈工整的曲線。右手上舉施無畏印,指間有縵網相,掌心刻有法輪,左手殘損。台座正面中央雕菩薩坐像,左右各有兩位供養人,兩端各雕一頭正面獅子;上緣裝飾吉祥草紋樣。從以上的造型特徵判斷,本像應為貴霜王朝(約1〜3世紀)後期的作品。台座上刻有製造工匠姓名的銘文,但無製造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