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三 卷 別:石窟
頁 碼:9/5_1629
榆林窟東崖
榆林窟東崖
甘肅瓜州
 
榆林窟西崖
榆林窟西崖
 
榆林窟東崖平面圖
榆林窟東崖平面圖
 

榆林窟
yu lin ku

又稱榆林寺、萬佛峽。位於甘肅省瓜州縣西南75公里處踏實河(榆林河)東西兩岸的斷崖上,是敦煌石窟寶庫中地位僅次於莫高窟的重要組成部分。現存洞窟四十二個,其中,東崖三十一個,西崖十一個,分別開鑿於唐(618~907)、五代(907~960)、宋(960~1279)、回鶻(1030~1036)、西夏(1032~1227)、元(1271~1368)、清(1644~1911)時期。壁畫面積5,200多平方公尺,泥質彩塑二百餘身,石窟寺前遺有塔、化紙樓等文物建築二十一座。一九九六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洞窟形制主要有四面開龕的中心柱窟,平面方形或長方形,中間設須彌座或圓壇的覆斗頂窟,平面為橢圓形,頂為穹窿形的大佛窟。窟門外大都建有窟前建築或開鑿深約7~8公尺的甬道,窟室深藏不露,洞窟雕塑、壁畫保存完好。壁畫繪製精美,繪畫藝術成就極高,尤其是建於吐蕃時期(7~9世紀)的第25窟和開鑿於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更為他處所罕見,成為敦煌石窟同期洞窟藝術的代表。
 榆林窟的開窟確切年代史無記載。第28窟被認為是開鑿年代最早的洞窟,大約建於初唐(618~712),現存壁畫主要是唐、宋二代的遺存。唐大曆十一年(776),吐蕃統治瓜州,這一時期榆林窟基本沿襲唐代覆斗頂殿堂式窟形,密宗圖像和顯宗圖像共聚一窟,大大豐富了唐代經變畫的內容。
 第25窟位於榆林窟東崖,由前後室組成,後室四壁保存了吐蕃時期壁畫的原貌。前壁門兩側為文殊變和普賢變,南壁為觀無量壽經變,東壁繪製八大菩薩曼荼羅,北壁為彌勒經變,前室後壁門兩側分別繪增長天王和毗沙門天王,是一個顯密結合的大乘淨土窟。漢地的「樂舞精神」與能歌善舞的當地民俗結合,以寫實的形象、簡練準確圓潤流暢的線條、清淡典雅的色彩、生動而自然的境界,令「一窟之內,宛然三界」,是包括莫高窟在內吐蕃時期壁畫藝術的上乘之作。
 五代後梁乾化四年(914),曹議金掌握歸義軍,開始了長達一百多年的瓜沙曹氏政權。這一時期曹氏政權為敦煌石窟的鑿造設立了畫院,而榆林窟現存曹氏政權時期建築或重修的洞窟壁畫大都出自畫院畫匠之手,因而體現出在承襲盛唐(712~756)壁畫的基礎上強調統一風格的特徵,表現出高超的繪畫技藝,但同時也開始顯露出公式化的傾向。
 榆林窟現存該期洞窟大約二十八個,形制基本上沿襲晚唐時期(846~907)的中心設須彌座式佛壇、四壁聯屏的覆斗頂殿堂窟式,但洞窟規模更大,也更為宏偉壯觀。早期洞窟壁畫的佛性神化悄然讓位於俗性的人化世界,出現了大批貌影如生的供養人像,包括曹氏家族、少數民族、社人、畫院畫匠等。其中地方統治者曹氏家族及其臣屬,按身分等級長幼順序,不僅畫幅巨大,且繪於甬道兩側的重要位置,如同一部保存至今的曹氏家族畫像譜。
 經變畫在唐代、吐蕃時期的基礎上有了新的發展。一是榆林窟第32窟以整個後壁的巨大幅面繪製梵網經變,畫面中部畫盧舍那佛講解戒律,下部為聽法眾生,兩側表現《梵網經》中大乘戒律的十重四十八輕戒,為五代(907~960)曹氏時期新出現的經變畫內容。二是在構圖方式上比傳統經變畫更為豐富,例如第35窟文殊及普賢變相由前期成對立軸出現的形式,變成布滿南北兩壁的巨型橫幅等。此外,該期尊像畫的特點是較少以單身形式出現。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時期出現的月光明如來、日光明如來和北方天王等尊像,為過去所未見。
 一○三○年,沙州回鶻人掀起動亂,曹氏政權瓦解。沙州回鶻石窟壁畫的內容題材基本沿襲唐宋以來的傳統格局,但遠不如唐宋時期豐富。唐宋時期富麗堂皇的巨型淨土變被說法圖、藥師尊像、淨土變、七佛等幾種題材代替,顯得比較單調。但是,壁畫中出現幾種新題材,例如燃燈佛授記本生、十六羅漢、行腳僧畫像。回鶻裝供養人像,是沙州回鶻石窟的重要特徵。
 榆林窟最具特點的石窟藝術當屬西夏和元代開鑿的洞窟。北宋景祐三年(1036),西夏景宗元昊(1032~1048在位)擊敗沙州回鶻,在瓜沙二州建立了西夏政權。西夏各朝君王都崇信佛教,除了重修前代洞窟外,還新建了四個西夏洞窟,即第2、3、10、29窟,表現出西夏佛教以大乘顯教為主,密教為輔的藝術特點。壁畫題材除了承襲前代流行的內容,新增了水月觀音、密宗曼荼羅和玄奘取經圖等內容。
 第3窟壁畫具有高度藝術水準,前壁文殊、普賢變相表現出高超的人物線描造型能力,更體現出兩宋以來北方山水畫的成就。南北側壁及窟頂的曼荼羅圖屬於純密的繪畫,不僅在敦煌,就是在中國的佛教壁畫中,類似這樣嚴格按照密教儀軌繪製並保存完整的曼荼羅亦十分少見。第29窟西夏國師像和瓜州監軍司首領及家人的供養像,人物造型具有鮮明的西夏党項族特點,為研究西夏文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資料。
 蒙古人於一二二七年攻破沙州,滅西夏,重立瓜沙二州。元代佛教在繼承西夏顯密結合的佛教藝術基礎上,流行各種密教圖案,代表洞窟有第4、10窟。第4窟為覆斗頂方形窟,南北壁中央各畫曼荼羅圖,左側畫說法圖,右側畫綠度母和白度母曼荼羅圖,呈現出典型的藏密系統佛教特徵。
 榆林窟在清嘉慶年間(1796~1820)曾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各窟塑像除了第6窟唐塑大佛,雖經歷代修改妝鑾仍保留了唐代遺風外,其餘造像多為清代粗俗之作。
 榆林窟的外貌景觀及窟內繪畫、雕塑保存之完好,為研究回鶻、西夏及藏傳佛教藝術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特別是五代以後,莫高窟藝術呈現出明顯的衰落趨勢,而榆林窟無論從內容、繪畫風格,還是藝術水準方面,都顯示出其時代特徵和獨到的藝術魅力,從而更加充實了這座寶庫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