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四 卷 別:工藝
頁 碼:18/1_310
銅杓及蓋碗
銅杓及蓋碗
高麗時期(918~1392)
青銅
杓子長33.5公分 蓋碗直徑16公分
韓國慶尚北道出土
韓國大邱廣域 國立大邱博物館藏
 

銅杓及蓋碗
tong shao ji gai wan

韓國慶尚北道出土。佛教壇前供具。銅杓作橢圓形,把手細長,上段彎曲,整體造型與中國陝西扶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唐代(618~907)茶具「銀則」的杓子相似,但把手較長。銅蓋碗呈渾圓之球狀,下腹內收,底部近平,可上下開闔,素面無紋飾。
 中國唐代認同西域文化,並受到西域人喜用銀器之影響,成為皇室、貴族之間的時尚,而與唐室交往頻繁的統一新羅時期(668~935)皇親國戚,因而亦喜愛金銀器。依當時習慣將銅器歸屬於金銀器。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