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六 卷 別:繪畫
頁 碼:14/1_390
駿馬本生圖
駿馬本生圖
約十三世紀末
石刻線畫
高28公分 寬48公分
原泰國素可泰西昌寺
泰國曼谷 國立博物館藏
 

西昌寺駿馬本生圖
xi chang si jun ma ben sheng tu

原位於泰國素可泰(Sukhothai)西昌寺(Wat Sri Chum)。此寺建築頂部原嵌有五十(一說一百)塊石板線刻畫,題材取自南傳《本生經》,為素可泰時期(1238~1438)同類作品中唯一遺留下來的範例。根據銘文推斷製作年代至少晚於十三世紀末期。
 此圖為駿馬本生,事見《本生經》第二十三則。內容描繪佛陀於過去世生為一匹傑出的戰馬,舍利弗是騎士,阿難則為君王。騎士奉王命出征七國,由於戰馬的耐力及勇猛,而逐一生擒七國之王,順利完成任務;戰馬在接受褒賞時勸誡君王應廣施仁政,君王依其所言治國,終成明君。
 圖中央戰馬頸佩瓔珞,蹲伏於刻有花紋的坐墊上。其後一人半跏趺坐,雙手合掌,望向戰馬,似為騎士,二者同處於高台之上。戰馬前方合掌趺坐、表情恭謹者應為聆聽勸誡的君王,王身後另有六人並坐,均轉頭面向戰馬。畫面右上方刻有三行銘文,左上方空白處有漂浮的花草紋飾。
 整體構圖嚴謹,線條流利,顯現匠師技藝高超。畫中人物形象、佩戴的飾物及刻劃手法均帶有濃厚的印度和錫蘭(今斯里蘭卡)美術風格,可能因當時許多移居至素可泰的錫蘭僧人帶來附有插畫的經書,對素可泰的壁畫和石刻線畫產生了影響。西昌寺石刻線畫的特徵如人物身軀呈正面,臉為側面,人物之間點綴紋飾圖案等,可見於泰國後世的繪畫作品。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西昌寺, 舍利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