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四 卷 別:工藝
頁 碼:18/1_327
銅鉦鼓
銅鉦鼓
鎌倉建久九年(1198)

直徑21.6公分
日本奈良 東大寺藏
 
台板、鉦架及撞木
台板、鉦架及撞木

 

銅鉦鼓
tong zheng gu

古代雅樂之樂器,後為佛教法具。以金屬製成鼓,又稱鐘鼓、鉦,法會前叩擊以告知大眾,或於念佛時,頸項垂掛鉦鼓,以撞木叩擊鼓面,節拍與念佛聲相和。據鼓背緣面刻銘「東大寺末寺渡部淨土堂迎講鉦鼓五之內/建久九年(1198)二月二日/大和尚南無阿彌陀佛」,得知係日本奈良東大寺僧俊乘房重源為渡部(今大阪)淨土堂舉行法會時五面鉦鼓之一。渡部淨土堂乃東大寺重建時運輸木材的轉運站。一九二六年指定為日本重要文化財。
 鉦鼓作圓形,銅質,鼓心略微隆起,以凸弦紋圈成多重環帶,中央為撞座,肩部鑄對稱環耳,穿繩懸掛於鉦架。鉦架作象鼻形,插入台板,以鎚形撞木扣擊。鉦架以錫平脫表現寶相花紋樣,台板亦以錫平紋莊嚴,由上而下分別描繪阿彌陀佛三尊像、南無阿彌陀佛聖號及香爐、花瓶、燭台三具足的供桌。撞木為樟木製,長柄表面浮雕蓮花葉紋。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東大寺, 東大寺俊乘上人像, 空也上人像 康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