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三 卷 別:繪畫
頁 碼:14/1_146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
北宋太平興國六年(981)
絹本設色
高154公分 寬117公分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
法國巴黎 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局部)
 

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
qian shou qian yan guan yin pu sa xiang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圖下方功德題記共二十四行,其中記載「節度押衙知上司書手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汜彥興」、「于時太平興國六年(981)辛巳歲六月丁卯朔十五日辛巳顯紀」。男供養人榜題「施主節度都頭銀青光祿大夫檢校國子祭酒兼御史中丞樊繼壽一心供養」。「都頭」為供養人樊繼壽所任官職,由書記官職的汜彥興抄寫此文。
 主尊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於自水池中湧現的蓮台上,頭戴化佛寶冠,髮髻上繪一合掌立佛。額上有第三眼,蓄髭鬚,衣著裝飾華美。有四十三隻手臂,比慣例稍多,左手二十二隻,右手二十一隻,各手分持法器或結印。身後由眾多小手層疊形成背光,掌中皆有眼。
 觀音頂上華蓋飾寶珠、帷幔,後有花樹。像前設供案,上置香爐及二水瓶。周圍環繞眷屬四十六位,旁皆有榜題,其中「飛仙赴會」、「降三世守護我會」、「三昧世尊來我會時」等,經典及儀軌上未見記載。華蓋二側有飛天、五方佛,下方二菩薩捧盤,榜題為「蓮花勝菩薩助會」、「華嚴菩薩助會」,即經典中的大莊嚴菩薩及華嚴菩薩;不空●(上四+下絹)索觀音一面六臂,手執錫杖,為特殊之處,與如意輪觀音相對而坐。眷屬當中,四天王中的東方天王榜題「提頭賴叉」。
 圖中繪出觀音灑下甘露及金幣,施予其背光下方兩側二人。二人雙手作乞討狀,表現榜題所寫的「餓鬼乞甘露時」、「貧人乞餓時」;人物雖小,卻因在綴花的深色背景前而醒目。
 圖下方左側繪男供養人,戴襆頭,身著官服,執長柄香爐,立於方毯上,身後跟隨三名侍者。右側為地藏菩薩,披帽,左手執錫杖,右手托寶珠;身側為道明和尚及金毛獅子。作品設色明亮,構圖完整。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