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鐘山石窟第1龕南詔王異牟尋議政圖 大理時期(937~1253) 石 雲南劍川 |
|
|
石鐘山石窟第1龕南詔王異牟尋議政圖右側(局部) |
|
|
石鐘山石窟第1龕南詔王異牟尋議政圖左側(局部) |
|
|
石鐘山石窟第1龕
shi zhong shan shi ku di 1 kan
位於石鐘寺大殿外西側。開鑿於大理(937~1253)晚期。圓拱形龕,寬1.66公尺,高1.68公尺,進深0.4公尺,龕檐為仿木構蓮花紋疊澀,龕沿飾以聯珠紋,保存完好,龕內有造像九軀。 正壁刻南詔王異牟尋(779~808在位)像,其身軀比其他人物高大,通座高1.05公尺。頭戴金剛寶塔蓮花冠,身穿寬袍,籠袖端坐在龍頭椅上。其腳下正中刻一童子,盤腿坐於雲中。王右側立有二位頭飾椎髻的羽儀長,靠左的一手握書卷,一手撫刀;靠右的雙手於胸前握龍頭曲柄長劍。羽儀長之後是著戎裝的武侍,右手握扇和麈尾,左手持長頸瓶。王左側的侍者雙手捧印盒,身後是一位清平官,身背斗笠,右手持赤藤杖,左手握汗巾。與《蠻書》中所記清平官攜赤藤杖跟隨王子尋閣勸去長安(今陝西西安)朝見唐朝(618~907)皇帝的史實相符。 龕的左右兩壁各有一位頭戴短翅襆帽,身穿圓領寬袖袍,端坐於椅上的清平官。南詔王背後以浮雕手法刻有屏風,左右兩側的祥雲上留有長方形榜題,字跡已無法辨認。左側壁上的墨書係後人所題。龕外左側壁上有陰線刻的梵僧像。 正中的主像為南詔(752~902)第六世王異牟尋,故該龕被名為「南詔王異牟尋議政圖」。登上王位的異牟尋為擺脫吐蕃的控制,聽從了清平官鄭回的勸說,多次派遣使者入唐,表示願臣服於唐,在史書中留下了唐與南詔之間著名的「蒼山會盟」記載,結束了四十餘年的戰爭,因而被當地民眾尊崇為本主。兩側壁的清平官可能是在南詔為官的內地人鄭回和杜光庭,是異牟尋在位時期最倚重的兩位功績突出官員,也成為石窟中供奉的尊像。該龕造像藝術再現了當時的南詔王、宮廷官員、侍從的衣冠相貌、用具器物及其風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