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八 卷 別:雕塑
頁 碼:11/2_720
阿育王獅柱
阿育王獅柱
約西元前三世紀下半葉
砂岩
高約214公分
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鹿野苑出土
印度北方邦 鹿野苑考古博物館藏
 
阿育王獅柱瘤牛浮雕
阿育王獅柱瘤牛浮雕
 
阿育王獅柱奔馬浮雕
阿育王獅柱奔馬浮雕
 
阿育王獅柱獅子浮雕
阿育王獅柱獅子浮雕
 
阿育王獅柱大象浮雕
阿育王獅柱大象浮雕
 

阿育王獅柱
a yu wang shi zhu

一九○四年印度北方邦瓦拉那西(Varanasi, Uttar Pradesh)鹿野苑(Sarnath)出土。原矗立於阿育王(約269~232 BCE在位)敕建的達美克塔(Dhamekh Stupa)旁,現柱身下部仍保存於原處,其上刻有阿育王的詔諭以及貴霜王朝(約1〜3世紀)和笈多王朝(約320〜550)的銘文。此作品為阿育王柱柱頭雕刻中的極品,保存完好,一九五○年選為印度國徽圖案。
 作品採用青灰色的楚納爾(Chunar)砂石,表面高度磨光,誠如中國唐(618~907)玄奘大師在《大唐西域記》中對阿育王柱的描述「石含玉潤、鑒照映澈。」柱頭下方是由十六片倒垂蓮瓣構成的鐘形托座,上方為圓盤,圓盤立面浮雕瘤牛、奔馬、獅子、大象等四聖獸,或奔馳、或行走,間以法輪區隔,象徵推動法輪;動物造型承襲了印度河文明的本土傳統。圓盤承托四隻背對背的圓雕雄獅,脊背相連,面向四方。石柱又象徵宇宙之柱的觀念,這四隻聖獸也分別代表宇宙的四方:獅子代表北方,大象代表東方,瘤牛代表西方,馬代表南方。獅像造型逼真,三角眼,口鼻間刻有三道對稱上彎的髭鬚;鬃毛刻成火焰紋狀,一束一束排列稠密;前肢結實,足掌遒勁。獅背上原承托一直徑83公分的大法輪,代表佛陀於鹿野苑初轉法輪,現已佚失。
 阿育王柱象徵佛陀的教法以鹿野苑為起點,向四面八方傳播,充分顯示鹿野苑在佛法傳播上的重要地位。整座獅柱設計莊嚴,雕工精細光潤,相對於一般阿育王柱僅以單一動物為柱頭,此作品顯得特別突出雄偉。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鹿野苑, 達美克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