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九 卷 別:繪畫
頁 碼:15/2_622
帝釋天海會圖
帝釋天海會圖
明代(1368~1644)
木板彩繪
高210公分 寬103公分
雲南昆明 雲南省博物館藏
 

帝釋天海會圖
di shi tian hai hui tu

原為雲南省麗江市古城區麗江崖腳村木氏土司老宅木板壁畫之一。老宅早已被毀,只剩下兩塊木板壁畫,一為帝釋天海會圖,一為大梵天海會圖。據一九五○年代調查,宅中原有許多木板壁畫,佛、道、儒兼而有之,其中以孔雀明王大海會最為恢弘,惜已毀。
 帝釋天本為印度教神祇,稱因陀羅,入佛教後,稱為帝釋天。據佛教諸經論所載,帝釋天原為摩伽陀國之婆羅門,由於修布施等福德,遂生忉利天,且成為三十三天之天主,統領欲界諸天。《大日經疏》稱其頭戴寶冠,身佩瓔珞,有諸天及眷屬圍繞。
 畫面上部中央帝釋天作女相,左右擁列諸眷屬,手或持團扇,或托舉瓶花,或持樂器,作演奏狀;下部帶圓形頭光者即欲界諸天。背景祥雲繚繞,天女雲中散花。此圖典雅精美,色澤豔麗。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