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臂觀音菩薩像 明代(1368~1644) 金銅 高約30公分 西藏拉薩 西藏博物館藏 |
|
|
四臂觀音菩薩像
si bi guan yin pu sa xiang
西藏的四臂觀音,象徵西藏流行的六字真言聖像。在宋代(960~1279)漢譯佛經《大乘莊嚴寶王經》中載明了六字真言和代表此真言的白色四臂身形觀音,並且明確地將這一身形稱之為六字大明王。四臂觀音後來成為西藏地區的保護神,六字曼荼羅圖像組合通常是六字大明王為主尊,左右是智慧佛母與持寶菩薩,然而明(1368~1644)清(1644~1911)時期供養單尊的六字明王十分流行。 此尊六字明王像,二主臂當胸合掌,似握與願珠,表示菩提心,另左右手分別持蓮花和念珠,現已佚。雙目微啟,神情安詳。戴五葉寶冠,頂飾化佛,寶繒於耳際翻轉,佩大耳璫、項鍊、手鐲、臂釧、足釧等。細腰,腹微凸,下裙以聯珠紋為飾,結跏趺坐於仰覆蓮座上。紅色頭光與身光外層為華麗的背光,透雕纏枝紋和團花,上部有九尊化佛,下部二龍相對,做工精緻。從服飾特色來看,應是西藏造像,而具有漢地特點的背光可能是後來加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