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傳圖 三世紀上半葉 石灰岩 高125公分 印度安得拉邦阿瑪拉瓦提遺址出土 印度坦米爾納德邦 清奈博物館藏 |
|
|
阿瑪拉瓦提佛傳圖
a ma la wa ti fo zhuan tu
印度安得拉邦(Andhra Pradesh)阿瑪拉瓦提遺址(Amaravati)出土。作品由下至上分別表現佛傳故事之踰城出家、降魔成道、初轉法輪及涅槃四件大事。踰城出家畫面磨損嚴重,依稀可辨悉達多太子騎馬出城,四周為天神簇擁。降魔成道刻劃太子結跏趺坐於台座上,右手施無畏印,為魔女及魔軍包圍。初轉法輪畫面可見佛右手施無畏印,趺坐於金剛座上,座下雕有相對二鹿;周圍聞法者為戴冠飾與臂釧的貴族裝扮人物,而非傳統的五比丘形象。涅槃圖以眾人禮拜窣堵波場面來表現,為南印度佛傳圖的特色之一。 從浮雕中佛陀的表現手法、動態豐富的人物造型推測,作品的製作年代應為薩塔瓦哈納王朝(Satavahana,約200 BCE~250)後期,是阿瑪拉瓦提成熟時期風格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