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二十五 卷 別:雕塑
頁 碼:13/4_1458
觀音菩薩像
觀音菩薩像
中唐(756~846)
金銅
通高31公分
臺灣臺北 故宮博物院藏
 

觀音菩薩像
guan yin pu sa xiang

菩薩臉圓帶方,眼下視,鼻翼寬,嘴闊唇豐,表情平靜。頭頂有化佛,冠帶長長垂落臂側,肩寬,帔帛繞過手臂,婉轉波折直到蓮座。下身著裙,腰部微微向右出胯,左膝微彎,動感含蓄。右手持楊柳枝,左手提淨瓶,是觀音常見的持物。鎏金有點狀剝落,頭光及方形台座另鑄,以插榫的方式組合。
 菩薩裙褶呈垂直的波浪紋,動感依舊,對人體結構掌握的純熟度也不變,但是線條感和韻律感卻由緊湊轉變為舒緩,由強健轉為溫婉,整體氣質閑適自在。同時,裝飾也更為繁複,頸飾、長瓔珞還有腕飾,數量增加,且是由一粒粒圓珠串起。鏤空的植物紋頭光,為技巧與細節的表現。唐代(618~907)的菩薩不僅是宗教信仰的尊像,更傳達當時普遍的審美意趣。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