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一 卷 別:建築
頁 碼:3/3_906
淨覺寺大雄寶殿
淨覺寺大雄寶殿
河北玉田
 
淨覺寺牌樓
淨覺寺牌樓
 
淨覺寺門殿
淨覺寺門殿
 

淨覺寺
jing jue si

位於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蠻子營村。據《重修淨覺寺碑記》載,始建於唐代(618~907)。清雍正元年至光緒二十一年(1723~1895),進行大規模修繕。有「京東第一寺」之稱。二○○六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坐北朝南,中軸線上建築依序有牌樓、門殿、碑樓、正殿、大雄寶殿,東西兩側有鐘樓、鼓樓及配殿。牌樓四柱三間。門殿為磚石結構的無梁建築,又名無梁殿。單檐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前後檐當心間石券大門,兩側石砌圓窗,殿內供奉木雕彌勒佛及泥塑哼哈二將。碑樓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當心間二層,兩次間一層。當心間第二層原為藏經閣;下層豎石碑六通,其中一通為清代(1644~1911)書法家王敬德大草體書的《重修淨覺寺碑記》,甚為特殊。碑樓內石碑是研究淨覺寺歷史的寶貴資料,且具藝術價值。
 正殿即香阜宮,重檐歇山頂,面闊、進深皆三間;前出抱廈,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殿內供奉千手觀音菩薩像。正殿與配殿連接處,即通往後殿的兩座門樓,分別雕龍、鳳形石刻,稱為龍門、鳳門;此兩座門樓為外石內木結構,從南看,見石不見木,從北看,見木不見石,構思巧妙。大雄寶殿為歇山頂,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前出廊,四根石柱上有蟠龍浮雕,梁柱上既有瀝粉貼金,又有蘇式彩畫。殿內正中及周邊有巨石雕成的仰蓮須彌座,上供奉釋迦牟尼佛及十八羅漢坐像。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