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海寶塔 寧夏銀川 |
|
|
海寶塔
hai bao ta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北郊海寶塔寺,因位於城北,俗稱北塔。始建年代已無考,據《朔方新志》記載,十六國時期(303~439),大夏國皇帝赫連勃勃(407~425在位)重修,故又稱黑寶塔、赫寶塔。清康熙(1662~1722)、乾隆(1736~1795)年間均因地震塌毀而重修。寺坐西朝東,塔建在兩殿之間中軸線上。一九六一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塔為方形九層樓閣式磚塔,通高60公尺。下有兩層方形高台基,台基東面設台階可拾級而上,入口處有木構卷棚歇山抱廈一間。塔身平面作四向正中略微外凸的「十」字形,每面在外凸部分闢券門式明窗,兩側各開券頂龕。門、龕上挑出菱角牙子三層,門、龕下疊澀三層砌出交圈線腳。塔室為方筒形,各層隔鋪樓板,設扶梯。塔頂是在一段過渡體上聳起四坡頂,最上以綠色琉璃磚砌出四方桃形剎尖,與一般佛塔塔剎不同,可能是清代(1644~1911)重修時,受到伊斯蘭教建築形式的影響。 該塔各檐不用斗栱,僅簡單的磚砌疊澀,挑出不多。各門、龕形狀採用磚券形制,加裝木板門和直櫺窗。通體簡潔,無任何雕飾,各面微凸的「十」字平面,增加了豎向線條和陰影,更顯挺拔。該塔獨特的藝術風格,為中國古塔中所罕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