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千佛洞第19窟北壁 五代(907~960) 壁畫 甘肅敦煌 |
|
|
西千佛洞第19窟西壁 |
|
|
西千佛洞第19窟
xi qian fo dong di 19 ku
位於窟群的西端。建造於五代(907~960)。為縱向的拱形頂,弧度甚緩。窟內地面由後向前坡下,在靠近窟口處有二層台階。窟前部已毀,後部正壁(北壁)鑿有一大龕,龕內設馬蹄形佛牀,正壁塑佛善跏趺坐,頭頂有高肉髻,面相渾圓,目光下視,身披袈裟。二脇侍菩薩僅存右側一身。龕東、西壁前應有天王各一身,僅存天王足下地鬼。龕內壁畫主要有十大弟子、六菩薩、天龍八部及四天王。 窟東西二壁前設像台,上應有羅漢塑像十六身,現東壁殘存五身,西壁殘存八身。東西兩壁和北壁龕外壁面畫居於拱形龕內羅漢形象,共存一百六十四身。羅漢像多披袈裟、戴風帽,每行用兩種顏色暈染,間隔排列,看似千篇一律,實際上多有變化。所有羅漢像繪製簡率,面部似經精細的暈染,但衣紋只粗略塗抹。這種繪塑結合、數量眾多的羅漢像在西北地區不多見,這是敦煌地區石窟中唯一用泥塑表現十六羅漢的洞窟。 十六羅漢的畫像和塑像在唐(618~907)玄奘譯《大阿羅漢難提蜜多羅所說法住記》以後出現,五代以後該題材廣泛流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