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五 卷 別:雕塑
頁 碼:10/1_306
四面造像塔龕像
四面造像塔龕像
北魏(386~534)

通高40公分
上海黃浦 上海博物館藏
 
四面造像塔龕像(背面)
四面造像塔龕像(背面)
 
四面造像塔龕像(左側)
四面造像塔龕像(左側)
 
四面造像塔龕像(右側)
四面造像塔龕像(右側)
 

四面造像塔龕像
si mian zao xiang ta kan xiang

原石塔共約有五、六節,創作於北魏(386~534)中晚期甘肅地區,總高超過200公分,此應為由上而下的第二節。
 此塔節四面皆作佛龕。正面作一佛二菩薩像,主尊結跏趺坐,神態安詳,衣褶垂襬展開呈波曲狀;脇侍菩薩身形優美,姿勢自如,衣著飄垂有風動感。龕楣作飛天形象。右面作一佛二菩薩像,龕下刻駱駝與異獸。
 左面龕內應是釋迦、多寶二佛並坐像,衣著寬舒飄垂,形體秀美,下襬褶紋摺疊,錯綜而有層次感,坐姿生動,猶如侃侃而語的士大夫形象;龕下一對卷毛長披的護法獅,誇張而富有美感。背面龕內文殊、維摩詰辯論之像,姿態生動,表情熙悅。龕下飾以龍紋圖案,增加了龕像的裝飾感。
 這種四面雕刻優美圖像的石塔,存世甚少。造像生動多姿,刀法細膩嫻熟,體現出傳統的創作特色和世俗的審美情趣。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