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阿金斯基寺新院區 俄羅斯赤塔阿金斯基布里亞特阿金斯科耶 |
|
 |
阿金斯基寺新大殿 |
|
 |
阿金斯基寺舊大殿 |
|
 |
阿金斯基寺舊院區山門 |
|
 |
阿金斯基寺喇嘛塔及占星樓 |
|
|
阿金斯基寺
a jin si ji si
譯名為Aginsky Datsan。位於俄羅斯赤塔州阿金斯基布里亞特民族自治區阿金斯科耶(Aginskoye, Aginsky Buryat, Chita)。屬格魯派傳承。始建於一八一一年。一八五○年代設立哲學學院,一八八○年增設密宗學院,一八八四年成立醫學院。寺內喇嘛人數上千,教育和印經事業興盛。其印經院素以高品質的紙張和清晰的印刷聞名,最重要的西藏醫學典籍均在此印刷,為當時外貝加爾湖(Transbaikalia)和蒙古地區的出版中心。除了印製佛教五明之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因明、內明等典籍和寺院戒本外,另有出版藏蒙語文、文法課本與字典等。烏蘭烏德(Ulan Ude)的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社會科學分院蒙古、佛教和西藏研究所的手稿部,仍保存著該寺印刷之典籍完整的目錄。 一九三○年代末蘇聯滅教,該寺因部分建築被徵用作肺病療養院故未遭全毀,寺內法具和藝術珍藏則全被移至莫斯科和列寧格勒(Leningrad,今聖彼得堡)的博物館。一九九○年代俄羅斯佛教復興,政府將寺院歸還予僧人,該寺得以重建、擴建發展。 該寺坐北朝南,東部為新院區,西部為舊院區。重要建築包括四座山門、新大殿、舊大殿、占星樓、喇嘛塔等。新大殿外觀高三層,歇山頂,綠瓦,檐下飾以不同顏色之橫帶;二樓色帶下另有仿藏式便瑪裝飾。一、二樓窗戶上方設檐,正面設前廊。一樓前廊開敞,有三門二窗;二樓前廊為密閉式,正面開五窗,外設廊道和欄楯。一樓米色外牆貼飾交叉呈「十」字形之金剛杵紋,不似一般藏式殿堂素面白牆。 舊大殿外觀高二層,前廊凸出。二樓前廊兩側闢門,通外部迴廊。白牆有造型類似便瑪,外為褐色橫長方形、內作金色圓形之裝飾,在漢藏建築形制融合之下,見新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