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坐像 高麗時期(918~1392) 鐵 高288公分 韓國京畿道河南市下司倉洞寺院遺址出土 韓國首爾 國立中央博物館藏 |
|
 |
佛坐像(局部) |
|
|
佛坐像
fo zuo xiang
又稱廣州鐵佛。韓國京畿道廣州市東部面春宮里(今河南市下司倉洞)寺院遺址出土,是現存高麗(918~1392)初期最大的鐵佛坐像。一九六三年指定為韓國寶物第332號。 此像用數個模子連接鑄成,連接處較為粗糙,當年很可能塗胡粉後著色。出土後對雙耳端、鼻尖、雙手破損處進行修復,近年雙手再次進行修補。螺髮,額頭平坦寬闊,中央白毫較大,眉毛特別明顯,與臉部相比嘴較小。手結降魔觸地印,承襲石窟庵主佛的手印形式;十世紀鐵佛中作此手印者較多,如寂照寺鐵佛像、國立中央博物館所藏的幾件鐵佛像等,但大部分雙手、耳朵等已損毀,更嚴重的僅剩下佛首。 佛像因於下司倉洞寺院遺址發現,對研究美術史具有重要意義,在此寺遺址還發現三件刻在八角形台座之佛像與巨大石製台座之下台石,同樣受到重視。 此像帶有十世紀佛像特徵,即繼承統一新羅(668~935)末期佛像,並改造為高麗樣式,是十世紀高麗時期的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