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元亨寺 臺灣高雄 |
|
|
元亨寺
yuan heng si
原名元興寺。位於臺灣高雄市。清乾隆八年(1743)由福建漳州經元法師創建,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光緒十七年(1891)寺毀於火,繼而遷移至現址,改稱元亨寺。日治昭和元年(1926)重建,額署「打鼓巖」,後陸續增建。 該寺建築依山而建,坐西朝東,主要有山門、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萬佛殿、塔樓、鐘樓和教學大樓。山門建於一九六五年,四柱三間,正脊飾雙龍護塔。天王殿與觀音殿於二○○○年落成,高二層,下層為天王殿,供奉彌勒菩薩和四天王;上層為觀音殿,供奉觀世音菩薩及十八羅漢等。兩殿裡外及四周壁面以青斗石雕刻佛教故事。 大雄寶殿一九八四年竣工,占地面積約1,900平方公尺。內供奉三寶佛,兩側有文殊、普賢菩薩,旁為韋馱、伽藍,此外,殿內尚有三千小佛像及羅漢,內外壁面鑲釋迦牟尼佛八相成道銅雕。大雄寶殿上層為萬佛殿,供奉西方三聖,壁面鑲嵌萬佛。鐘樓位於大殿北側,內懸日本鑄大梵鐘,重20公噸,鐘面鐫刻整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一九八八年以後,該寺出版漢譯《南傳大藏經》,並先後於臺灣和斯里蘭卡籌設巴利佛學研究機構,致力於南北傳佛教文化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