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 卷 別:總索引
頁 碼:
 

犍陀羅風格

犍陀羅(Gandhara)為古地名,相當於今巴基斯坦之白夏瓦(Peshawar)及阿富汗東部一帶。以佛教為題材造像風格之一,為亞歷山大侵入印度後,所帶來的希臘畫風格藝術,以印度傳統藝術,吸收希臘、波斯、大夏、羅馬之風,融為一爐而自成一派。
 犍陀羅佛教之伽藍、塔等建築,式樣以印度傳統建築為基準,佛塔沿襲中印度古覆鉢形式,然柱頭可見所受羅馬、希臘之影響。佛塔塔身極高大,伽藍則大致呈方形之高牆,內有中庭,四周有房室並立,建材均以石塊拼成,而不使用磚。
 雕刻題材頗多,有佛、菩薩,或佛傳、本生譚等,數量極多,為犍陀羅藝術之中樞,多以浮雕表現,少有圓雕之作品,背面削平,身體比例不夠勻稱。其式樣模仿希臘人之骨相,一反中印度之螺髮,而呈現波狀髮紋。佛像體態生動,高鼻深目,衣褶厚重,形象寫實、精緻、富有西方華麗尊貴形象。其佛像造像風格影響,深切地廣及印度、中亞、中國、日本、緬甸、暹羅、交趾等地的佛教藝術造像發展。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