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 卷 別:附錄
頁 碼:9/5_1880
莫高窟第302窟平面圖
莫高窟第302窟平面圖
甘肅敦煌
 
克孜爾石窟第38窟平面圖
克孜爾石窟第38窟平面圖
新疆拜城
 
克孜爾石窟第38窟
克孜爾石窟第38窟
新疆拜城
 
莫高窟第428窟
莫高窟第428窟
甘肅敦煌
 
莫高窟第303窟
莫高窟第303窟
甘肅敦煌
 
雲岡石窟第1窟
雲岡石窟第1窟
山西大同
 
廣元皇澤寺第45窟
廣元皇澤寺第45窟
四川廣元
 

佛教石窟常見洞窟形制舉要─(三)中心柱窟

(三)中心柱窟:源於古印度支提窟(caitya),屬於中國西域、河西走廊及中原北方等地北朝時期的主要窟型,其形制在不同的區域產生不同的變化,形成區域性特點,其中以龜茲石窟中的中心柱窟最接近印度石窟。
 龜茲地區的中心柱窟,一般有前室、主室、後室,窟頂為穹窿頂。主室平面長方形,中心偏後處是通連窟頂的中心柱,柱的正面開龕,亦有在三面或四面開龕者,龕中供設佛像。中心柱左右設甬道接連後室。後室一般有涅槃台並繪涅槃壁畫。與印度石窟相比,中心柱取代了塔,柱龕佛像替代了塔中之佛像。在建築營造的空間效果上,窟內因沒有印度石窟中的列柱遮攔,四壁的雕塑和壁畫可以通覽無餘。
 敦煌的中心柱窟,平面與龜茲型石窟相近似,分前室和主室,所不同者在於主室窟頂的結構上。主室窟頂一般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部仿漢式建築做成人字披頂,橫披下檐與後部相連,構成可供禮拜的殿堂式空間。後部平頂,中心柱與窟頂直通,從而構成可供繞行的甬道空間。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