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19/1_367 
          
            
              
                
                    
                        | 
                     
                    
                      
			雲岡石窟第20窟 山西大同 						 | 
                     
                    
                      |   | 
                     
                    | 
                釋曇曜 
                   shi tan yao
                  
			生卒年不詳。北魏(386~534)僧。少即出家,原於涼州(今甘肅武威)修習禪業,北魏太武帝(423~452在位)滅佛時,誓欲死守,密持法服器物;文成帝(452~465在位)復法時,曇曜赴京師,道中御馬銜其衣,文成帝以為異,以師事之。  和平年間(460~465),任沙門統,提議在京西武寨山(今山西大同)開窟五所,於五所洞窟鐫建佛像,分別代表北魏五位帝王。曇曜親自主持開鑿工程,即今雲岡石窟最早的曇曜五窟,編號第16~20窟,均為大像窟,其中第19窟為五窟中最大的一窟。  此外,曇曜組織翻譯經書《大吉義神咒經》、《淨度三昧經》和《付法藏因緣傳》等,主持佛事活動,興建多所寺院,對北魏佛教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展作用。生平事蹟見於《魏書.釋老志》及《續高僧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