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八 卷 別:建築
頁 碼:2/2_484
所通哇拉蘭寺心新戒堂
所通哇拉蘭寺心新戒堂
泰國北柳
 
所通哇拉蘭寺新戒堂
所通哇拉蘭寺新戒堂
 

所通哇拉蘭寺
suo tong wa la lan si

譯名為Wat Sothorn Wararam,原名宏寺(Wat Hong)。位於泰國北柳府挽巴功河(Bang Pakong, Chachoengsao)河畔。推測建於大城時期(Ayutthaya,1350~1767)。後因供奉一尊自河裡撈起的「所通佛」釋迦牟尼佛像而改稱今名。一九五一年獲皇室劃分為佛寺地界。一九五八年列為皇家三級寺廟。
 該寺占地面積約3,200平方公尺。主要建築包括新戒堂、舊戒堂、講經樓和三藏經教學校。新戒堂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半部作殿堂,上半部為佛塔,結合殿堂與佛塔的功能。堂平面呈「十」字形,前後長約123.5公尺,左右寬約44.5公尺。堂內裝潢金碧輝煌,大理石地板上彩繪許多虛構的水底生物圖像。殿堂中央供奉的主尊所通佛高約2公尺,結跏趺坐於金剛座上,手結禪定印,四周圍繞不同規格的佛像。
 佛塔為八角形體,塔基融入殿堂。塔身自殿頂的中心隆起,從殿頂至塔頂高約84公尺。塔身分作四重,往上收分成八角形錐體,第一、二重與殿頂的多段式屋脊融為一體,垂脊飾金翅鳥。塔剎末端飾傘蓋,高約4.9公尺,以77公斤黃金打造而成。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