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三 卷 別:建築
頁 碼:1/1_114
大慈寺山門
大慈寺山門
四川成都
 
大慈寺藏經樓
大慈寺藏經樓
 

大慈寺
da ci si

原名大聖慈寺。位於四川省成都市。按《佛祖統記》、《益州名畫錄》等文獻記載,寺之創建乃因唐玄宗(712~756在位)避安史之亂駐蹕成都,僧人英幹施粥救災,並請建寺為國祈福,得玄宗御書「大聖慈寺」額,賜田一千畝,至德二年(757)始建,凡九十六院,有閣殿、塔、廳堂、房廊總計八千五百二十四間。參與寺內繪畫、雕刻的名家高手眾多,名作稱一時之最,即如宋代(960~1279)李之純《大聖慈寺畫記》所言:「舉天下之言唐畫者,莫如成都之多;就成都較之,莫如大聖慈寺之盛。……畫諸佛如來一千二百一十五,菩薩一萬四百八十八,帝釋梵王六十八,羅漢祖僧一千七百八十五,天王、明王、大神將二百六十二,佛會、經變相一百五十八,諸夾紵塑像者不與焉。」宋、元(1271~1368)詩文著作皆有詳錄。
 寺因玄宗皇帝敕建,唐武宗(840~846在位)滅法時得以幸存。至五代(907~960)、宋代時仍是「震旦第一叢林」。僧知玄(悟達國師)曾於該寺升堂說法,聽者日計萬餘,皆尊師為陳菩薩。明宣德十年(1435)毀於兵火。正統十一年(1446)重修,再毀。清順治(1644~1661)、同治(1862~1874)年間陸續重建,保存至今。一九八一年列為成都市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坐北朝南,占地面積1.153公頃,主體建築依中軸線布置,有山門、天王殿、觀音殿、大雄寶殿、法堂和藏經樓,均為清順治以後的建築遺構。另有禪堂、戒堂等建築分布於東西兩列。大雄寶殿為單檐歇山頂,面闊七間,進深三間,是寺內的主體建築。藏經樓為重檐歇山頂,面闊七間,進深五間,原是寺院藏經修習之所。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