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三 卷 別:建築
頁 碼:3/3_1133
感恩寺山門
感恩寺山門
甘肅永登
 
感恩寺大雄寶殿
感恩寺大雄寶殿
 
感恩寺大雄寶殿十一面觀音菩薩及菩薩像
感恩寺大雄寶殿十一面觀音菩薩及菩薩像
 
感恩寺大雄寶殿三世佛坐像
感恩寺大雄寶殿三世佛坐像
 
感恩寺碑亭
感恩寺碑亭
 
感恩寺石碑
感恩寺石碑
 

感恩寺
gan en si

又稱大佛寺。位於甘肅省蘭州市永登縣。五世土司魯麟始建於明弘治五至八年(1492~1495),建成後第二年敕名感恩寺。現存寺院主體建築仍然保持始建時期的格局與風貌。二○○六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寺坐北朝南,建築由南至北依序有山門、碑亭、垂花門(二門)、哼哈二將殿、天王殿、地藏殿、玉佛殿、菩薩殿、護法殿及大雄寶殿等。山門乃十七世土司魯如皋主持添建,牌坊式,四柱三間,每間上有一懸山頂,檐下有斗栱,中間額刻「慈被無疆」,脊頂有八寶磚雕。菩薩殿壁畫其中一幅的左下角發現有供養人畫像,應為五世土司魯麟,是現僅見的唯一明代(1368~1644)魯土司的畫像。
 大雄寶殿為明代中期修建,歇山頂,面闊三間,正面當心間、次間均安置六抹格扇,補間鋪作當心間四朵,次間一朵,梁架彩繪基本保持原貌。殿內供奉三世佛,東西兩壁泥塑十一面觀音、菩薩、護法神等十二尊像,各相對稱;另在西北東三壁塑十八羅漢、金剛、護法八十尊。殿內壁面上端自西向東懸塑《西遊記》故事全景,人物塑像一千五百餘尊。殿頂有完整的明代天花、藻井。
 該寺整體建築融藏、漢於一體,各殿堂內保存有栱眼壁畫、殿頂彩畫等大量繪畫,以及種類繁多的彩塑和懸塑,其中有始建時期的原物,具有重要的藝術和歷史價值。同時亦存有完好的建寺碑刻和大量的漢藏文對照題記,是研究明代漢藏文化藝術交流與融合的重要史料。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