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觀音菩薩像 軸 清嘉慶八年(1803) 金禮嬴(1772~1807) 紙本設色 高111.6公分 寬44.1公分 浙江杭州 浙江省博物館藏 |
|
 |
觀音菩薩像(局部) |
|
|
觀音菩薩像 金禮嬴
guan yin pu sa xiang jin li ying
畫中有楷書抄錄一段《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六經文,在下處款題「時嘉慶八年(1803)太歲癸亥觀音成道日皈依三寶總□楞嚴圓通法受菩薩戒弟子昭明閣內史金氏恭繪觀世音尊像/第貳拾貳軀敬禮佛頂首楞嚴陀羅尼壹佰遍祈保佑執持流布百年香火供□無替者」。根據題識,此畫為畫家金禮嬴所繪觀音的第二十二本。 畫中觀音身著白衣,頭戴寶冠,長髮垂肩,雙手籠於衣裙內置於左腿之上,跣足,側首凝視,體態婀娜,坐於獅子上。前有一童子伏拜,旁有一隻白鸚鵡。此畫用線設色古雅,鸚鵡架的基座上有明顯的明暗表現方式,反映出清代(1644~1911)中期繪畫的新風格。白鸚鵡在佛教觀音題材中此前並不多見,這件作品反映了清代中期以來佛教觀音題材的世俗化新趨勢。 明(1368~1644)清以來,觀音成為女性較普遍供奉的菩薩圖像,以求子為主要意願。畫面中觀音前還繪有童子,比例準確生動,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潛在的求子願求。 金禮嬴為清代中期女畫家,浙江山陰人(今浙江紹興)。字雲門,號五雲,自號昭明閣女史,又稱昭明閣內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