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一 卷 別:石窟
頁 碼:7/3_1090
莫高窟第158窟佛涅槃像
莫高窟第158窟佛涅槃像
中唐(756~846)

甘肅敦煌
 
莫高窟第158窟涅槃經變相之迦葉奔喪
莫高窟第158窟涅槃經變相之迦葉奔喪
壁畫
 

莫高窟第158窟
mo gao ku di 158 ku

又稱涅槃洞,俗稱睡眠洞。位於南區。主室窟頂為盝頂,窟室平面呈橫長方形,寬17.1公尺,高9.5公尺,進深7.4公尺。西壁設涅槃佛壇。主室窟頂表現十方淨土(實際上繪九方淨土,下方淨土繪於西壁佛壇前面中間龕內)及千佛、菩薩等。盝頂頂部橫長方形內被劃分成橫列的五個方格,北起依次繪北方淨土、千佛、上方淨土、千佛、南方淨土;東、西披亦作相同布局,東披北起第一、三、五個方格內依次繪東北方淨土、東方淨土、東南方淨土,西披北起依次繪西北方淨土、西方淨土及西南方淨土,其餘方格內滿畫排列如同千佛的赴會菩薩;南、北披被分成中間方格內分別畫普賢變、文殊變。
 西壁長方形佛壇上塑釋迦牟尼佛涅槃像,頭南足北右脇累足而臥,面部表情甚為安詳。南壁立過去迦葉佛,北壁為善跏趺坐未來彌勒佛,與西壁涅槃像組成三世佛。西壁及南、北壁西側繪舉哀之弟子、菩薩、四大天王、天龍八部及帝王臣屬等像。西壁南側及南壁西側均為前排畫弟子,後排畫菩薩。弟子皆作極哀痛狀。菩薩面目雖略帶哀傷之色,但面部表情皆較為鎮定、泰然,與悲痛欲絕之弟子形成對比,更突出了涅槃意境。北壁西側會各國王子舉哀。
 南壁西側上方繪迦葉奔喪。北壁西側上方繪佛母聞耗奔喪。西壁佛壇中間龕外南側畫天王舉哀、鳥王助悲、須跋陀羅先佛入滅、純陀最後供養等情節,龕外北側繪天女弔唁、獅鹿供養及六師外道幸災樂禍等。
 南壁迦葉佛、北壁彌勒佛東側繪大勢至、觀世音菩薩各一身。大勢至頭戴飾蓮花的寶冠,左手上舉至肩際擎寶瓶,右手下垂持蓮花;觀世音頭戴飾化佛的寶冠,左手下垂提淨瓶,右手上舉至胸際握柳枝。東壁窟門上部畫如意輪觀音一鋪,兩側有供養菩薩各一身。窟門南側畫天請問經變,下有屏風圖八幅,畫梵天諸問,窟門北側畫金光明經變,下有屏風圖八幅,畫捨身品、長者子流水品等。兩鋪經變畫都是盛唐(712~756)、中唐(756~846)新出現的內容,在構圖布局及表現手法上吸取了觀無量壽、彌勒、法華等經變的形式和經驗,皆以佛及二脇侍菩薩為中心,周圍會眾聞法,上部有宮殿院落,下部為蓮池,同時在畫面兩側及下部描繪各自佛經內容相關的情節。
 甬道頂中央畫團花,南、北披存趺坐佛數身,南、北壁經西夏(1032~1227)重繪,剝離後南壁有比丘四身,北壁有比丘二身、吐蕃裝供養人二身,其中北壁底層外側供養人有「大蕃管內三學法師持鉢僧宜」題記,可知該窟完成於吐蕃統治敦煌時期(78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