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四 卷 別:雕塑
頁 碼:10/1_216
天王像
天王像
明代(1368~1644)
金銅
高67.8公分
臺灣臺北 故宮博物院藏
 

天王像
tian wang xiang

該像為西藏地區十五世紀的作品。以錘鍱成形,背面上下各開一方孔,原裝藏用。身著鎧甲,作武將打扮,手持寶珠及劍柄,長劍已失,此尊應為南方增長天王。
 天王頭戴寶冠,冠帶飛舞,身著冑甲,兩袖揚起,裙襬外張翻飛,身側飄帶亦隨之外張,氣勢昂揚。冠上、胸前、腰飾、衣緣和長靴多處鑲嵌綠松石和青金石等,衣服底紋布滿「米」字形編織紋、雲紋和碎花圖案,極富裝飾色彩,表現尼泊爾的造像特色。
 西藏桑日丹薩替寺(gdan sa mthil)曾供奉這類造型風格的天王,此尊應屬藏傳系統造像,但其所具有的裝飾性、流動感與華麗感,與西藏當地造像的質樸、強調護法尊像的怖畏威儀,兩者差異很大。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