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九 卷 別:建築
頁 碼:2/2_694
祇園精舍遺址
祇園精舍遺址
印度北方邦
 
祇園精舍佛塔遺址
祇園精舍佛塔遺址
 

祇園精舍遺址
qi yuan jing she yi zhi

譯名為 Jetavana Vihara。全名祇樹給孤獨園,又稱祇洹精舍、祇陀林、逝多林。位於印度北方邦莎荷村落(Saheth, Uttar Pradesh),拉普提河(Rapti River)南岸,古印度憍薩羅國舍衛城附近。為佛陀說法遺蹟中最著名處,與王舍城的竹林精舍同為佛教最早的兩大精舍。據經典記載,此精舍原為祇陀太子之園林,給孤獨長者為建精舍供養佛陀,遂以黃金鋪滿園林購園,太子深受感動,遂施園中林木,故稱祇樹給孤獨園。精舍興建工程由佛陀大弟子舍利弗監督。西元前三世紀,阿育王(約269~232 BCE在位)於此建塔與石柱。貴霜王朝(約1〜3世紀)和笈多王朝(約320〜550)時修復並增建。五世紀,中國法顯大師於《佛國記》記載,原精舍七層,因遇火災,重建為兩層。後逐漸沒落。七世紀玄奘至此,此地已遭遺棄,僅見兩根阿育王石柱。一八六三年,英國著名考古學家康寧漢發掘該遺址。
 該精舍遺址現規畫整修為公園,占地約13公頃。園中寺院和塔遺蹟多為貴霜王朝至笈多王朝時期建築。重要遺蹟有阿難菩提樹,位於精舍入口處;犍陀俱提精舍,又稱香室,為佛陀說法處;拘賞波俱提精舍,被認為是七層精舍所在處,目前呈矩形,有矮牆圍繞,旁另有一圓形塔基。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