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十二 卷 別:繪畫
頁 碼:16/3_824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首圖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首圖
高麗時期(918~1392)
瓷青紙金泥
高26.4公分 寬38.4公分
韓國京畿道龍仁 湖巖美術館藏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首圖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首圖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首圖
hua yan jing pu xian xing yuan pin juan shou tu

此為罽賓國三藏般若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卷三十五〈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寫經之卷首圖。韓國佛教對佛經抄寫,最早以墨寫於黃紙,新羅(57 BCE~935)末期,漸以金銀泥抄錄,高麗時期(918~1392)更設寫經院、金字院抄錄經書,從此盛行。《華嚴經》載,善財童子從文殊菩薩教誨,遍遊南方諸國,精進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普賢行願品〉敘述善財童子最後值遇普賢菩薩,效法菩薩行願,此圖即描繪善財童子參禮普賢菩薩的場面。一九八六年指定為韓國國寶第235號。
 圖四邊以金剛杵為框,畫面右為毗盧遮那佛端坐於蓮座上,諸大菩薩、僧眾等恭敬圍繞。左為普賢菩薩端坐說法台,與毗盧遮那佛對坐,身後亦圍繞菩薩等眾。善財童子於普賢菩薩前恭敬合十,希聞佛法。作品描金線條細膩,佛與菩薩雙膝畫漩渦形線條,為十四世紀中葉該國寫經卷首圖常用之技法。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