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搜尋 >
頁 碼:7/3_1102
|
莫高窟第159窟五台山圖 中唐(756~846) 壁畫 甘肅敦煌 |
|
|
莫高窟第159窟五台山圖
mo gao ku di 159 ku wu tai shan tu
位於主室西壁北側文殊變下方兩豎幅屏風上。兩屏風構圖大致類似,畫面中部三座山峰突兀而起,中間一座最高,畫面上部表現漸漸遠逝之山巒及雲霞縹緲之景致,畫面下部兩側有凸起的山巒。中部山巒和下部兩側山巒間有山谷、河流及懸崖等,山谷間有佛塔、樓閣及禮拜、穿行之人群等。兩幅屏風的差別在於,北側屏風畫面中部突兀山巒上的浮雲上有騎獅文殊,南側屏風畫面中部山巒間近山頂處繪方形院落。此兩屏風所畫即為五台山圖。 唐高宗龍朔年間(661~663),帝遣沙門會頤到五台山尋訪佛蹟,會頤畫五台山小帳,並撰傳略一卷廣為流行,五台山信仰因此傳遍京畿。唐長慶四年(824),吐蕃遣使至長安求五台山圖,開成五年(840)僧義圓請畫博士繪五台山圖贈送日本高僧圓仁,促使了五台山圖向甘肅及日本等的傳播。五台山圖在莫高窟中唐(756~846)第159、222、237、361窟,晚唐(846~907)第9窟均以屏風畫的樣式保留了下來,至五代(907~960)第61窟則發展為內容豐富、規模宏大的通壁巨製。此外在敦煌出土文書中也有不少的五台山贊,亦反映了敦煌地區五台山信仰的流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