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四 卷 別:石窟
頁 碼:5/1_131
仁壽牛角寨石窟第21龕觀無量壽經變相
仁壽牛角寨石窟第21龕觀無量壽經變相
唐代(618~907)

四川仁壽
 

仁壽牛角寨石窟
ren shou niu jiao zhai shi ku

位於四川省眉山市仁壽縣城北偏東35公里的高家鄉鷹頭村。山勢陡峭,崖前坡地遍布石包,造像分布在東崖壁(大佛閣)、東部(觀音堂)、北部(壇神岩)崖前十六塊石包壁上,共有一百零一龕,其中九十五龕為佛教造像,共計造像有一千三百九十五尊;六龕為道教造像,共計一百二十四尊。保存基本完好的有二十一龕。在佛教造像中大佛一龕,千佛、千菩薩四龕,觀音十一龕,藥師變十三龕,阿彌陀佛三龕,地藏、天王二龕,經變故事五龕等。二○○六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該石窟現存的龕像中分別有第53龕唐天寶八年(749)、第13龕唐貞元十一年(795)、第18龕北宋慶曆五年(1045)等紀年。由此可知在唐(618~907)宋(960~1279)兩代都有開鑿。
 龕形主要為長方形平頂龕,佛像多為頭頂肉髻,結跏趺坐於束腰蓮座和須彌座上。菩薩像以觀音為多,主要樣式有兩種,一為菩薩頭戴寶冠,面容豐滿,身著通肩袈裟,下著羊腸大裙;一為菩薩頭戴花冠或綰髮髻,身著天衣,胸飾瓔珞,帔帛繞身,下繫長裙,赤足。天王像身穿裲襠甲或明光甲,腰繫戰裙,著靴,腳踏地鬼,手持兵器。力士像頭綰髮髻,赤臂、袒胸、繫戰裙、裸腿、渾身肌肉凸出。
 在佛、菩薩的單體造像中,第30龕的彌勒佛半身像高12.4公尺,係未完成的大像。第98龕千手觀音頭戴花冠,身穿天衣,胸飾瓔珞,下繫長裙,赤足立於蓮台之上;身側手二十雙,頭頂、胸前雙手合十,其餘各手分持法器;身後有淺浮雕手掌十圈,近千隻。
 經變龕中第1龕維摩詰經變與第2龕、第21龕觀無量壽經變較有特色。第47龕為一鋪佛、道群像,佛、道合龕造像反映了此地佛、道合流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