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傳圖 五世紀 砂岩 高20公分 寬99公分 印度北方邦藍納加出土 印度北方邦 勒克瑙邦立博物館藏 |
|
|
佛傳圖
fo zhuan tu
印度北方邦藍納加(Ramnagar, Uttar Pradesh)出土。以具代表性的佛陀四相成道主題來表現佛陀的一生,是笈多王朝(約320〜550)後期以來的造像發展趨勢。 畫面從左至右依次為樹下誕生、降魔成道、初轉法輪及涅槃。樹下誕生圖中摩耶夫人舉右手攀樹枝,左側其妹摩訶波闍波提伸手攙扶,右側帝釋天平舉雙手,捧著剛降生的小太子。降魔成道占最大畫幅,太子結跏趺坐於金剛座上,手施觸地印。太子左側二魔女搔首弄姿,魔王持弓立於外側。太子右側地神現身作證,外側為戰敗的魔王,蹲踞地上。初轉法輪畫面釋迦牟尼佛居中趺坐,金剛座下刻對稱的雙獅和雙鹿,五比丘合掌圍繞。最右端一幅涅槃圖,佛右脇而臥,身後有三弟子,其中一人高舉雙手,似乎在呼天搶地,嚎啕大哭,顯得十分哀慟。 鹿野苑的佛像樣式於五世紀已逐漸成為主要流派,鄰近的藍納加深受其造像藝術影響。此四相圖中佛像的造型,如渾圓的臉形和刻劃柔和的人物線條,即反映出鹿野苑的風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