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二 卷 別:繪畫
頁 碼:14/1_59
九面六臂觀音菩薩及善惡童子像
九面六臂觀音菩薩及善惡童子像
五代(907~960)至北宋(960~1127)
紙本設色
高79.8公分 寬38.5公分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
法國巴黎 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九面六臂觀音菩薩及善惡童子像
jiu mian liu bi guan yin pu sa ji shan e tong zi xiang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繪製於十世紀。雖畫於紙上,卻模仿絹畫裝裱,於圖四邊加綴四瓣黃花的橙色細框,上、下端再黏上布滿深藍色團花的灰色邊飾。圖中央繪一尊九面六臂觀音立像,兩側為善、惡童子,榜題分別為「南无救苦觀世音菩薩」、「南无善童子」、「南无惡童子」。
 觀音立於從綠色水池升起的蓮台上,水池中繪有一隻白鳥。其後有八株竹子,綠幹藍葉。主二手於胸前結印,拈柳枝、紅蓮;上二手托日輪和月輪;下二手分執紅蓮和淨瓶。綠色帔帛規整地交繞於臂上。觀音的雙眉、髭鬚先以墨線繪出,再以綠色重疊塗染。華蓋上緣飾五個火焰寶珠,懸掛流蘇及珠串。分立觀音兩側的善、惡童子,裝扮幾乎一致,只是持物不同;善童子豎握紙卷,惡童子則捧持紅緞包裹著的紙卷。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