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隆寺藥師佛坐像 飛鳥時代(538~645) 金銅 高63.8公分 日本奈良生駒 |
|
|
法隆寺藥師佛坐像
fa long si yao shi fo zuo xiang
位於金堂主尊釋迦之左側。據背光銘文記載,係用明天皇(585~587在位)為祈病癒而發願建寺、造藥師像,惜未遂天皇便崩逝,後由推古天皇(592~628在位)與聖德太子繼承先皇遺志,於飛鳥推古天皇十五年(607)完成造像。但造像題記亦有人存疑,故製作確切年代尚無定說。一九五二年指定為日本國寶。 佛像軀幹與懸裳以脫蠟法一次鑄成,僅存部分鎏金。頭作高肉髻,可見貼飾螺髮的痕跡,臉頰豐圓,眼似杏仁形,嘴唇如仰月,面帶微笑。右手上舉,施無畏印,左手平肘伸展食指、中指,餘指彎曲,結跏趺坐於二重木造束腰台座上。內著僧祇支,外著袈裟,裙裾垂覆座前,呈懸裳狀,下襬衣紋鮮明凸起。身後帶寶珠形頭光,刻飾「S」形火焰紋和蓮花卷草紋樣,間綴七身小化佛,端坐於蓮莖托起的蓮座上。 其顏面、印相、襞褶及懸裳的形式,與主尊釋迦牟尼佛相似,但肩膀和膝部則較為柔和、自然圓潤,此作風乃受到中國北齊(550~577)、北周(557~581)、隋代(581~618)的造像樣式之影響,推測製於七世紀下半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