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佛寺石窟 陝西彬縣 |
|
|
大佛寺石窟(局部) |
|
|
大佛寺石窟千佛洞造像 唐代(618~907) |
|
|
大佛寺石窟千佛洞造像 |
|
|
大佛寺石窟羅漢洞造像 |
|
|
大佛寺石窟
da fo si shi ku
位於陝西省彬縣城西北10公里處涇河南岸清涼山上,為陝西境內規模最大的石窟群。大佛寺原名應福寺。北宋仁宗(1022~1063在位)為其養母劉太后慶壽時改名慶壽寺。石窟始鑿於北朝(386~581),興盛於唐(618~907)。石窟分為三個部分:東南是千佛洞,中部為大佛窟,西南是小窟群。現存窟龕三百六十一個,其中內有造像的窟十九個,保留造像一千四百九十八尊,經宋(960~1279)、金(1115~1234)、元(1271~1368)等各代改塑、重妝。一九八八年列為中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大佛窟乃利用天然石洞加工而成,是唐太宗(626~649在位)為紀念彬州淺水原大戰和五龍極大戰中陣亡將士而建,窟內在大佛背光有「大唐貞觀二年(628)十一月十三日造」的題記。因窟中雕刻一尊高24公尺的阿彌陀佛坐像而得名,是全寺早期開鑿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洞窟,也是中國現存唐太宗時期規模最大、最精美的一座洞窟。大佛窟平面呈半圓形,寬34.5公尺,高31公尺,進深18公尺,穹窿頂。窟前有一座50多公尺高的磚木結構三層樓閣。窟內共計有七十個佛龕,一千零一軀造像。窟內正中有石胎泥塑西方三聖像,阿彌陀佛居中,觀世音菩薩侍左,大勢至菩薩侍右。主尊結跏趺坐於六角蓮座上,面方圓、肩寬厚,造型自然豐滿,神情端莊肅穆,佛教藝術的初唐(618~712)風格表現明顯。背光雕飾繁縟、精美,上雕七尊坐佛,二十二軀乾闥婆和緊那羅以及火焰紋、菩提樹葉等紋飾,凸顯主尊。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身軀挺立,略微傾斜。窟內四壁佛龕密布,大小造像共計四百餘軀,最小的僅2公分。大佛窟為初唐洞窟的典型代表。 西南是小窟群,又稱羅漢洞,約唐高宗(649~683在位)時期開鑿,規模較小,共有四個洞窟,其中三個窟內共有六十餘幅浮雕經變故事及雕工精細的造像,存有大量唐宋以來遊人題記。東南的千佛洞,亦約開鑿於唐高宗時期,共分三個洞窟,正中為方形,兩邊為長方形,窟內均有佛和菩薩造像,其中一佛二菩薩造像龕與真人等高,塑像造型極其優美,具有典型的初唐長安風格,為千佛洞武周時期(684~705)雕刻藝術的代表作。窟內壁面遍雕人物、經變故事,共計三百餘幅,不但題材豐富,保留題記也最多。另外大佛寺石窟尚存留石刻《溫室洗浴眾僧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文,以及碑石八通,唐朝以降的題記一百七十八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