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腳僧像 唐代(618~907) 絹本設色 高79公分 寬52公分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 法國巴黎 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藏 |
|
|
行腳僧像
xing jiao seng xiang
甘肅省酒泉市敦煌市莫高窟第17窟出土。繪製於九世紀。此圖沒有「寶勝如來」榜題,然繪有一尊坐於雲端的如來坐像,雲氣從僧人的額頭升起。 作品描繪有猛虎伴隨的行腳僧負經笈而行的情形。行腳僧的唇部以朱紅設色,左手持杖,右手執念珠,背負大型經笈。額頭升起雲氣,承托坐於蓮座上的佛。 行腳僧內著白色僧祇支,左肩披覆短腰袈裟,腰間佩短刀、香爐,足蹬繩鞋。衣著以黑色暈染表現褶紋,衣緣及經笈裝飾金邊。經笈內裝卷帙浩繁的經卷,軸頭均以紅點表示。經笈後側橫插的木條上掛麈尾、幡及淨瓶。前面上方露出的經卷插一根扦條,懸吊著金色小香爐,係用以驅趕蚊蟲。 行腳僧行走途中繪有遠山形的沙丘及山巒。圖左側中間可見鳥兒立於草叢上,右上角則繪一隻飛鳥。 全圖先以細墨線勾描,再作暈染,局部貼金,增添富麗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