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送子觀音菩薩像 明代(1368~1644) 金銅 通高78.4公分 臺灣臺北 故宮博物院藏 |
|
|
送子觀音菩薩像
song zi guan yin pu sa xiang
菩薩雙手捧一童子,童子右手持筆,左手握元寶。送子觀音的典故可見於《妙法蓮華經》卷七〈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反映民間求子的願望,且童子手中的元寶和筆,更直接表達時人對仕進和財富的熱切關注。 菩薩戴化佛寶冠,頭披風帽,風帽外刻飾雲龍紋,沿邊飾花卉紋,是明代(1368~1644)常見的樣式。臉形略長,胸前佩細長瓔珞,坐姿直挺,上身平板,肌肉質感硬。下著長裙,遮蓋腰、腹,結跏趺的雙腿只看得出膝蓋轉折,不見細部刻劃,正是明代造像的特徵。菩薩臉部及身上多處鎏金脫落。 該像與蓮座可分離,蓮座高28公分,由六角基座、圓柱及蓮座套組而成。蓮座內部中空,外由層層小蓮瓣組合而成;六角基座上面作起伏的水紋,意寓菩薩坐於水中蓮花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