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緣起
書籍介紹
內文搜尋
專題報導
叢書系列
相關活動
聯絡我們
助印辦法
目前位置:首頁>內文搜尋 >

 

內文搜尋 >

筆劃:四 卷 別:工藝
頁 碼:18/1_37
五重舍利寶函
五重舍利寶函
唐代(618~907)
銅、銀、金、玻璃
銅函通高13.2公分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大雲寺塔基地宮出土
甘肅蘭州 甘肅省博物館藏
 
石函
石函
大理石
高42.5公分
 

五重舍利寶函
wu chong she li bao han

一九六四年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大雲寺塔基地宮出土。五重寶函層層套置,由外而內依次為石函、銅函、銀槨、金棺及玻璃舍利瓶。石函為大理石製,高42.5公分,寬49.5公分,頂蓋上刻「大周涇州大雲寺舍利之函總一十四粒」,得知原內藏舍利十四顆。銅函,通高13.2公分,寬12.3公分,銅質表面鎏金,盝頂,正面設鎖扣,通體飾卷草紋。銀槨以銀片焊接成型,前高7.1公分,後高5.4公分,前寬6公分,後寬4.9公分;蓋呈半弧形,兩幫設二環扣,前擋寬廣,四壁及槨蓋錘出纏枝卷葉紋。
 金棺以金片焊接而成,與銀槨形制相同,四周設欄楯,前高4.6公分,後高3.1公分,前寬3.5公分,後寬2.3公分。棺蓋飾四瓣菱形花葉,花瓣鑲嵌綠松石,花心嵌珍珠。棺壁飾折枝花紋,中央均有一蓮花,花心嵌一顆白色大珍珠,製作精美。玻璃舍利瓶高2.6公分,口徑0.5公分,作球形圓腹,長頸,通體透明,瓶內藏納白色晶體舍利子。
 大雲寺塔基地宮為中國佛寺中,最早的一座墓室形制地宮,此寶函可謂棺形舍利容器的起源。製作精巧,光豔華麗,反映出精湛之工藝水準。
博物館資料:

 

相關詞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