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佛光寺文殊殿西壁南部羅漢圖 明宣德五年(1430) 壁畫 山西五台 |
|
 |
佛光寺文殊殿西壁南部羅漢圖(局部) |
|
 |
佛光寺文殊殿北壁西部羅漢圖 |
|
 |
佛光寺文殊殿北壁西部羅漢圖(局部) |
|
|
佛光寺五百羅漢圖
fo guang si wu bai luo han tu
位於文殊殿東西北三面牆壁下部。文殊殿建於金天會十五年(1137),為佛光寺配殿,坐北朝南。五百羅漢圖實際繪有二百五十九尊,現存二百四十八尊。畫面上未見年款,據寺中現存明代(1368~1644)鑄鐘銘文及清代(1644~1911)碑刻,知為明宣德五年(1430)由隋寶巖師徒主持繪製。 羅漢分上下兩層布列,下層坐於岩石上,上層坐於下層羅漢身後中間,安排錯落有致。表情、姿勢、手持物等皆不相同,或兀自獨坐,或兩兩交談,或專注念佛,或側身觀看。羅漢或老或少,均為漢人形象,大部分著寬袖交領長衫,有的外披袈裟,亦有袒胸露腹,個別頭上披風帽。羅漢膚色及頭光、僧袍顏色各殊,僧袍以青、綠、白、赭、紅、黃等各色相間,色調略有暈染,襟邊上的花紋或圖案飾以金色,富麗且充滿生機。整體而言,羅漢在統一風格中各盡其態,為明代五百羅漢畫的代表作。
|